在战国时期,楚国的都城郢都里,住着几个关系很好的门客。有一天,他们共同的主人赏赐了一壶美酒,可这点酒根本不够几个人喝,要是一人一口又太没意思。于是,几人一合计,决定玩个游戏来决定谁能独享美酒——在地上画蛇,谁最先画好,这壶酒就归谁。
游戏一开始,大家立刻趴在地上,拿起树枝全神贯注地画起来。其中有个年轻人,他平日里就擅长画画,此时更是手起枝落,动作飞快。不一会儿,他就第一个画完了蛇。他得意地抬起头,看着其他还在埋头苦画的人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
他一手拿起酒壶,一手拿着树枝,心想:反正他们一时半会儿也画不完,我不如再给蛇添上几笔,让它更威风!想着,他就开始给蛇添起脚来。
正当他专心致志地给蛇画脚时,旁边有个人也画完了。这人伸手就要拿酒壶,第一个画完的年轻人急忙拦住,大声说:“慢着!我还没画完呢,我给蛇画了脚,它比你的更像!”
可那人却笑着说:“蛇本来就没有脚,你画了脚就不是蛇了!最先画好蛇的是我,这酒该归我!”说完,那人拿起酒壶,仰头将美酒一饮而尽,留下画蛇添足的年轻人在原地懊悔不已 。围观的众人也纷纷摇头,散去了。从那以后,这个故事就在楚国流传开来,人们常用“画蛇添足”来比喻做多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把事情办糟。